目前分類:眼科 (4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全焦段人工水晶體將於今(2021)年1月引進台灣,讓追求視覺品質且有需求的患者能回復到較年輕的視力狀態,同時還能改善近視、遠視及老花。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

年過半百是白內障發生的高危險群,然而,談及白內障手術,患者不免擔心術後疼痛、恢復慢,或者對於術後視力的恢復程度沒有信心,而通勤族、開車族或曾做過近視雷射的人也會擔心即便植入多焦點人工水晶體,仍可能會有夜間眩光的問題,影響自身安全和視覺品質。

對此,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現今治療白內障已進展到使用微創手術,手術前只需滴入具有麻醉藥效的眼藥水便可執行,切割的傷口小到只有0.2公分,再使用儀器進行超音波乳化術,用低能量將白內障吸出,並將人工水晶體對折,植入後再攤開便完成手術,術後恢復快,且無須縫合,幾乎無疼痛感,加上現在的儀器相較以往的設備,所需使用的能量較低,也因此增加手術安全性。

至於患者可選用的人工水晶體種類,陳逸川指出,目前市面上常見的人工水晶體多採用光學繞射原理發展的單焦點、雙焦點及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其中,單焦點人工水晶體是所有光線聚焦在單一點上,在固定距離遠看時很清晰,但看中、近距離就會產生視線模糊;雙焦點則是在30公分的近距離及遠距離視力良好,60公分左右的中距離視線較模糊;多焦點則是能看清遠、中、近距離,但是較容易產生夜間眩光、光暈,以上這些水晶體都是聚焦在特定的點上特別清楚,點和點之間的視線可能沒有那麼清晰。

另1種用延焦段所設計的長焦段、全焦段人工水晶體,因成像原理不同,視覺品質更提升,從原本只有在聚焦點上的視線清楚,進化成點和點的區間都能清晰呈現,視覺延展性良好且自然,成像速度快。

長焦段水晶體特別有利於中、遠距離視力,像是開車看遠方和儀表板、切菜、打電腦等;全焦段水晶體則能看得清遠、中、近距離,視線清晰度更全面,更重要的是少了多焦點人工水晶體的夜間眩光問題,更有利於需要開車、通勤、戶外活動多,或是曾做過近視雷射手術的患者。

陳逸川提到,全焦段人工水晶體將於今(2021)年1月引進台灣,讓追求視覺品質且有需求的患者能回復到較年輕的視力狀態,同時還能改善近視、遠視及老花,通常在治療白內障時,會先評估每位患者的視網膜健康狀況,再根據患者的生活型態、作息和用眼需求評估,提出最適合每個人的建議,才能真正發揮人工水晶體的功能,享受到它的方便性。

文章標籤

健健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眼科醫師李孟昇強調,小朋友在成長發育期尚具可塑性,對於視力的健康應及早防範,選擇能接受且適合的近視控制方式,才能有效控制視力。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

隨著3C產品盛行,孩童接觸電腦或手機螢幕的長間越來越長,若未加以管制,抑或時常近距離看書、寫字等,很可能近視就悄悄上身了。一旦罹患近視,幾乎很難回到原點,而且在未良好控制的情況下,恐1年間近視度數增近百度。

控制近視度數的方法不外乎讓眼睛多看遠少看近、早睡早起、飲食均衡及減少使用3C產品的時間,或是多安排戶外活動,接觸適量陽光日照、幫助眼睛肌肉調節放鬆。眼科診所醫師李孟昇表示,在眼科臨床上則會使用散瞳劑和角膜塑型片,加強幫助減緩或抑制孩童近視度數的增加。

散瞳劑可分為短效和長效劑型,若近視度數100度以下,即可透過點散瞳劑確認是否為真性近視,同時及早改善不良用眼習慣、定期追蹤並隨時考慮醫療介入;倘若近視度數超過150度,就需要透過同時點散瞳劑搭配戴眼鏡,達到減緩度數的目的。然而,短效散瞳劑作用約6至8小時,建議睡前使用,於睡夢中作用完畢,到白天不會有畏光問題,但控制近視效果不彰;長效散瞳劑會有白天畏光的困擾,再加上平常坐姿不佳寫字趴太低,孩童容易覺得視力模糊而感到不適應,因此沒有持續使用散瞳劑,往往也無法達到良好控制近視的成效。

近幾年來角膜塑型片盛行,在控制近視度數上也讓家長更多了1種選項。李孟昇指出,角膜塑型片是1種夜戴型的硬式隱形眼鏡,具高透氧度,透過晚上睡眠時配戴6至8小時,利用鏡片後表面具有多弧面的特殊設計,漸進溫和及改變角膜表面形狀,使中央部分趨於平坦,進而達到取代眼鏡的效果,白天起床拔除塑形鏡片後,就能擁有清晰好視力,此時形成的視網膜影像,也不易刺激眼軸增長,從而抑制近視。

一般而言年滿9歲以上、近視度數逾150度,若對長期點散瞳劑有疑慮、不適應或對藥物過敏,就可以嘗試配戴角膜塑型片,根據臨床統計,配戴角膜塑型片最好的成效能控制在3年內增加75度以內。李孟昇強調,小朋友在成長發育期尚具可塑性,對於視力的健康應及早防範,選擇能接受且適合的近視控制方式,就能避免日後成年時,因罹患高度近視引發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併發症。

角膜塑型片一旦停戴,角膜就會慢慢恢復原來的形狀,具有可逆性,唯一要特別留意的是每日須做好徹底清潔保養,以免造成細菌感染。李孟昇提醒,平時應避免眼睛使用過度、多到戶外踏青,以維護眼睛健康,若配戴角膜塑型片記得每3個月應定期回診,讓醫師檢查角膜狀況以及對鏡片清潔做把關,此外,配戴2至3年的塑型片透氧度會逐漸降低,建議也應定期更換,以免傷害角膜健康。

文章標籤

健健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現今已經能以微創手術治療白內障,加上人工水晶體不斷改良,能依照患者需求選擇不同的功能,相當進步且人性化。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

一般人提到手術,最擔心疼痛、傷口復原時間長,或老弱婦孺體力無法負荷等,尤其是頭部或視力、聽力的部位更容易讓人擔心,像是年長者容易罹患的白內障,許多老人家即使眼前一片霧茫茫,卻因為擔心上述問題,遲遲不肯接受手術治療。不過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其實現今已經能以微創手術治療白內障,加上人工水晶體不斷改良,能依照患者需求選擇不同的功能,相當進步且人性化。

陳逸川說明,過往傳統的白內障手術需要將眼球劃開約0.5至1公分的傷口,才能將混濁的水晶體取出,再植入人工水晶體,術後還需縫合7至9針來固定傷口,且需要1到2周復原傷口。如今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微創的超音波乳化術前無須施打麻醉藥,只需點麻醉藥效的眼藥水,在眼球劃開約0.2公分的開口,便能透過超音波探頭將混濁的水晶體吸取出來,再置入軟式可折疊的人工水晶體即完成。

微創白內障超音波乳化術從點麻醉眼藥水,到完成手術時間不超過30分鐘,不僅疼痛度降低,且因傷口小、無須縫合,故術後發炎、感染率也大幅減少,復原也較為快速,術後約3至5天就能適應人工水晶體並恢復正常視力,提升患者的生活便利性。

然而,選擇人工水晶體又是一門學問,陳逸川表示,目前人工水晶體可分為球面、非球面;以聚焦方式來看,可分為單焦點、多焦點;以功能性來看,還有可過濾藍光,或矯正近視、老花及散光等各式各樣的種類。較早期的單焦點人工水晶體雖能矯正患者的近視度數,但烹飪、打麻將等50至60公分左右的中距離,以及像是閱讀這種30公分的近距離,就會需要眼鏡的輔助。

後來發展出多焦點人工水晶體,無論遠、中、近距離都可看得清楚,陳逸川進一步解釋,依據成像原理,又可區分為光學的繞射原理,以及非光學、可延長焦段的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前者在夜間較容易眩光,夜晚在外會看到燈光外圍一圈圈的光暈,不適合傍晚過後需要開車的人;後者因為並非運用光學繞射原理成像,視覺不會受到光的干擾,因此除了能看得清楚各距離的影像,又可以解決眩光的問題。

陳逸川提醒,如有接受白內障手術需求的患者,應先接受專業眼科醫師的診斷,確認可安排手術後,再依據患者的需求,選擇合適的人工水晶體,才能找回好視力!

文章標籤

健健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開學後,許多家長發現孩子近視加深,才急著前往就診,詢問角膜塑型片的比例明顯增加。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

自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許多學校採用線上教學的方式,為的是讓教育不中斷,卻也提升了孩子使用3C產品的依賴程度,加上暑假期間待在家的時間較長,父母無法時刻盯著孩子的用眼習慣,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開學後,許多家長發現孩子近視加深,才急著前往就診,詢問角膜塑型片的比例明顯增加。

角膜塑型片控制度數的增加,是家長近期最常詢問的話題之一,尤其是新式高降度角膜塑型片詢問度更高。陳逸川表示,角膜塑型片是由不同弧度組成多層次的同心圓,在夜間配戴6至8小時,能使角膜趨於平緩,暫時矯正患者的近視度數,白天無須戴眼鏡便能維持正常視力。不過傳統的角膜塑型片對於200度以上的高散光近視族群來說,它的視力矯正程度有限。

陳逸川說明,因醫學科技的進步,近年已發展出新式高降度角膜塑型片,能幫助最高800多度的高度近視族群恢復白天正常視力,且高降度散光塑型片除了一般近視眼使用的款式之外,也有200度至400多度高散光族群可使用的塑型片,它的高透氧、高安全性、為白天帶來的便利性及控制度數的作用。

其實造成孩子近視度數增加的因素除了基因遺傳之外,最關鍵原因在於用眼習慣,陳逸川提到,有1位令人特別印象深刻的國小6年級女童,視力檢查後發現近視高達700度,媽媽才驚覺平時她長時間的閱讀習慣,使她近視度數在1年內增加了近200度,懊惱自己沒有留意女童用眼習慣對眼睛造成的傷害,因此趕緊帶她到眼科診所客製化角膜塑型片,至今經過3年,女童的近視只增加75度,度數控制良好。

陳逸川提醒,配戴角膜塑型片期間,每日都應該做好鏡片的清潔工作,每3個月定期回診檢查角膜的狀況、視力及鏡片清潔度,此外,角膜塑型片非萬靈丹,使用期間仍須留意用眼習慣,無論是使用3C產品或是閱讀書報雜誌,必須維持姿勢端正、光線充足。一旦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就應該控制在每20至30分鐘用眼,休息5到10分鐘。休息時可往戶外看6公尺以上的遠方,讓眼睛適度調節遠近焦距,避免眼睛過於疲勞,才能維持良好視力。
 

文章標籤

健健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在正常視力的情況下,瞳孔正後方的水晶體是清澈透明的,當水晶體變得混濁且腫大,就代表罹患了白內障。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

視力模糊切莫大意!有1名58歲婦人大約從今(2020)年5月開始,一直感到視力模糊,起初以為是太過疲勞所引起的,休息幾天後仍未好轉,但該名婦人因忙於工作而拖延就診,直到最近開始有眼壓高、眼睛脹痛的狀況,因為無法忍受不適感才就醫,檢查後才發現是白內障合併青光眼,須立即接受治療。

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在正常視力的情況下,瞳孔正後方的水晶體是清澈透明的,當水晶體變得混濁且腫大,就代表罹患了白內障;至於眼壓,則是透過房水的正常流動而達到平衡,眼部的睫狀體產出房水,房水經流動後,會由眼球前端部位的前房邊緣出口排出,房水在正常產出與排出的過程中,眼壓便能維持在不超過21毫米汞柱的正常標準值以內,一旦超過標準值,就有可能是青光眼。

白內障與青光眼這2種看似獨立的眼疾,卻有密不可分的關聯。陳逸川說明,這是由於一些致病因素所導致,如眼睛接收過多的光線照射、眼球遭受撞擊、發炎,或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患有糖尿病等,使水晶體變得混濁且腫大,堵住了前房出水口,使得房水無法順利排出並堆積在眼球內部,進而壓迫到視神經造成眼壓升高,而青光眼的症狀就是眼壓高且眼睛會感到脹痛。

尤其是遠視的人,因為眼軸較短,眼球各結構間的空間較小,只要水晶體產生腫脹,就很有可能會引發青光眼,該名婦人恰巧就是遠視患者,治療青光眼的方法通常以眼藥水等藥物治療為主,治癒率高,不過因為該名婦人同時患有白內障,陳逸川提到,當這2種眼疾嚴重程度相近的情況下,通常會先以手術治療白內障,並植入人工水晶體,讓水晶體不再腫大,眼壓過高的問題自然就能緩和下來。

陳逸川補充,目前有許多高階的人工水晶體,都有改善近視、遠視、散光或老花的功能,因此採取白內障手術治療優先,該名婦人在經過手術治療後,不再有遠視問題,青光眼症狀也逐漸減輕,配合藥物治療不久便痊癒了。

陳逸川提醒,罹患白內障便很容易誘發青光眼,因此若民眾感到眼睛狀況異常,應立即就醫檢查,由於多數人罹患白內障是因眼部接收過多紫外線造成的,平時需多加預防白內障產生,例如:出門前戴帽子或太陽眼睛,盡量避免曝曬於烈日之下,飲食方面多攝取含葉黃素、山桑子、維生素A、C、E等成分的蔬果,皆有助延緩水晶體老化。

文章標籤

健健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陳逸川表示,一般角膜塑型片的原理是利用球面鏡片的特殊設計,將角膜上皮細胞重新塑形,讓角膜暫時回到正常視力該有的形狀和角度,患者不需配戴眼鏡或隱形眼鏡就能維持白天的視力。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

    長時間閱讀或使用3C產品,容易使孩童的近視度數飆升,但也會造成散光度數增加嗎?其實不然,散光可與遠視和近視並存,特徵是看物體無法聚焦,度數越深,看遠看近都越模糊,多半是先天性遺傳而來。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目前新式散光型角膜塑型片便是能幫助孩童控制減緩散光和近視度數增加的利器。


    過往散光度數超過200度以上的患者配戴傳統角膜塑型片時,容易有鏡片不服貼的狀況,導致角膜塑型的效果打折扣。陳逸川表示,一般角膜塑型片的原理是利用球面鏡片的特殊設計,將角膜上皮細胞重新塑形,讓角膜暫時回到正常視力該有的形狀和角度,患者不需配戴眼鏡或隱形眼鏡就能維持白天的視力,使課業活動或工作順暢,但只針對無散光或散光200度以下的近視者效果較佳。


    陳逸川說明,散光患者的角膜表面縱軸與橫軸彎曲度不同,呈現橄欖球形,而傳統角膜塑型片是圓球形,配戴在高散光患者的眼睛上自然無法服貼,新式散光型角膜塑型片的發明改善了這個缺點,即使散光度數高達400多度的患者,也能透過新式散光型角膜塑型片同時控制近視和散光的增加,目前為止,患者的度數控制都相當不錯。


文章標籤

健健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角膜塑型片配戴前除須經過評估、檢查,也是1筆可觀的費用,陳逸川建議,應尋找提供試戴的醫療院所,至少試戴1至2周,確定孩童適應與否較有保障。
-------------------------------------------------------------------------------------

【NOW健康 凌芸斐/台北報導】

    現在的學童不論學習或玩遊戲,生活中很依賴手機、平板,以往寒暑假過後容易出現學童近視度數飆升較快,但這段期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了避免群聚,不少家長假日減少外出行程,選擇宅在家裡,學童接觸3C產品的時間拉長,一不小心也可能讓近視度數失控。

    近視的發生是因眼軸變形、拉長,為1種不可逆的疾病,故學童越早罹患近視、近視度數越容易增加,不容輕忽。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散瞳劑通常是眼科醫師第1線預防及控制學童近視的武器,常見使用長效散瞳劑幫助睫狀肌放鬆,藥效可維持較久,但睡前點完後,隔天早上照到太陽就會覺得刺眼、畏光;也有部分的家長擔心,長效散瞳劑讓瞳孔一直散大,經過紫外線照射,恐暴露於視網膜黃斑部病變提高的風險之中。

    另1種近視控制的角膜塑型鏡片自2007年衛生署通過核可,經過臨床12年的觀察發現,控制近視效果良好,一般而言,3年之內可控制學童的近視度數增加在50到75度之間。當發現孩童近視度數1年內增加50至100度,或已有150至200度的近視,未戴眼鏡看不清黑板,點散瞳劑感到畏光不舒服而抗拒點藥時,就會建議使用角膜塑型來控制近視度數的加深。

    陳逸川解釋,角膜塑型的原理是讓角膜弧度的淺表面變得比較平緩,能讓原本的近視度數暫時隱藏起來,透過角膜的彈性改變近視度數,是可逆並非永久性的改變,相對安全簡便。對於愛打球、跑步等活動的學童而言,晚上配戴角膜塑型片,白天不須戴眼鏡就能擁有清晰視力,也無須忍受畏光問題;當角膜弧度平緩後,形成的影像會完全貼合於在眼球後的視網膜上,好處是能抑制或延緩眼軸增加的速度,無形中達到近視控制的效果。

    通常每天配戴角膜塑型6到8小時就能達到有效的近視控制,原則上不能超過10個小時,以免眼睛易發生輕微缺氧。由於角膜塑型是為了讓角膜弧度平緩,暫時控制近視度數,所以若角膜以往受過傷、有疤痕、或角膜容易因為過敏或乾眼症造成破皮現象,就不適合配戴。

    角膜塑型片配戴前除須經過評估、檢查,也是1筆可觀的費用,陳逸川建議,應尋找提供試戴的醫療院所,至少試戴1至2周,確定孩童適應與否較有保障,並提醒配戴後每2至3個月應定期回診,進行角膜健康和視力的檢查。由於學童的視力處於動態變化,若用眼習慣不佳、坐姿不正確,可以及早改正;藉由規律回診還能同時讓醫師把關鏡片的清潔程度,以避免鏡片過髒引發後續角膜破皮造成感染的憾事發生。

文章標籤

健健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一旦確診罹患白內障,可選擇採用微創手術將白內障吸出,傷口僅0.2公分,再植入適當的人工水晶體。
-------------------------------------------------------------------------------------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

    現代人智慧型手機不離身,電視、電腦、平板等3C產品更是隨處可見,導致白內障患者年齡逐漸下降,但別以為進行白內障手術後,視力能和常人無異,植入的人工水晶體不同,眼前的「視界」可是大不相同!

    1名年約56歲的卡車司機在1年前雙眼出現白內障,當時該名司機考量到預算問題,先針對狀況較嚴重的左眼接受手術治療,植入了一般單焦點非球面人工水晶體,使用至今年(2020年)初,常覺得開車時看不清儀表板上的數字,上個月進行右眼白內障手術時,選擇植入新一代單焦點非球面人工水晶體,不僅遠處看得一清二楚,儀表板上跳動的數字也比左眼所見清楚多了,讓他大呼解決了1年來的困擾。

    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患者一旦確診罹患白內障,可選擇採用微創手術將白內障吸出,傷口僅0.2公分,再植入適當的人工水晶體,在選擇人工水晶體時,因非球面設計的人工水晶體在昏暗的地方視力表現相較敏銳且清晰,是白內障患者優先考慮的類型。待手術完成後,患者即可恢復正常生活,約1周左右可發揮人工水晶體的完整功能、回復正常視力。

    陳逸川說明,傳統單焦點非球面人工水晶體擁有遠距離視力清晰、夜間不易眩光等優點,缺點是看60公分左右的中距離文字較模糊,近距離則需要配戴老花眼鏡;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可看得清楚遠、中、近距離,但價格比單焦點水晶體高,且夜間容易產生光暈和眩光的狀況,因此較不適合夜間需要開車的人。

    隨著醫療科技及光學科技的進步,人工水晶體的功能越來越多元,醫師指出,新一代單焦點非球面人工水晶體不僅可看清遠處,並且仍維持比多焦點價格低的優勢,更改良了中距離視力不清的缺點,雖近距離需要配戴老花眼鏡,但仍適合夜間活動頻繁者、朝九晚五的通勤族、自駕族、家庭主婦,或者需要使用電腦工作的人,增加生活上的便利性,以及開車時的安全性。

    陳逸川提醒,若白內障患者想採用以上多功能的高階人工水晶體,須經專業眼科醫師評估視網膜的健康狀況,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等眼疾的患者恐不合適,因此患者須綜合考量個人視力、視網膜健康狀況、角膜、職業、作息和預算等條件,和醫師討論後,才能挑選到適合自己的水晶體。

文章標籤

健健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白內障是常見的眼睛退化性疾病,臨床上常聽聞不少樂齡族擔心白內障手術會疼痛,即使覺得視力濛濛霧霧,寧可等到成熟了一次摘除,因此錯過最佳手術時機,甚至引起併發症,視力也無法得到良好的恢復。
------------------------------------------------------------------------------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

    白內障是常見的眼睛退化性疾病,臨床上常聽聞不少樂齡族擔心白內障手術會疼痛,即使覺得視力濛濛霧霧,寧可等到成熟了一次摘除,因此錯過最佳手術時機,甚至引起併發症,視力也無法得到良好的恢復。現今白內障手術已進展到低疼痛的微創方式,再搭配符合自身需求的人工水晶體,就能找回好眼力。

    白內障不可逆,視力會不斷衰退,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白內障可藉由手術方式有效治療。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目前手術方式已廣泛進展到微創的「超音波晶體乳化術」,不須打針、不用縫線,採點麻藥的局部麻醉方式,傷口微小僅0.2公分,將白內障利用超音波的方式震碎後吸出,再置入新的多焦點人工水晶體,以往傳統手術需費時半小時,現在已縮短至10至15分鐘即可完成,不僅疼痛度低,大幅減少術後發炎、感染率,復原也快速。

    因應不同人工水晶體的演進,從早期的單焦點到雙焦點水晶體,一直進階到現在的多焦點或3焦點的水晶體,目的是為了讓眼睛幫助找回年輕時的視力狀態。單焦點水晶體只能針對固定焦點,看遠處能達到清晰,但近距離如看報紙的時候則會變得模糊,所以必須配戴老花眼鏡矯正。現今科技光學的進步,多功能的多焦點或3焦點的水晶體問世,遠中近都能看得清楚,搭配抗老花水晶體術後不須戴老花眼鏡輔助,散光度數高也能選擇抗散光功能水晶體,因應不同的眼睛狀況,都能有符合需求的水晶體可以矯正所有光學的問題。

    陳逸川說明,當6、70歲的老人家來看診主述視力逐漸模糊,過去沒有近視或遠視,確認罹患白內障,希望回復良好的視力狀況,同時也不想受到老花眼鏡束縛,且日常社交生活仍活躍;抑或是因外傷、糖尿病或者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導致白內障提早生成的年輕型中年患者,這2類患者都建議可選擇抗老花或3焦點水晶體,提高日常生活使用的便利性。若有夜晚開車需求,就需要植入低夜間眩光的多焦點或全焦段人工水晶體。

    此外,若罹患白內障前已有遠視200至300度,隨著年紀增長出現老花現象,眼睛的調節力會加速衰退,導致老花更嚴重、眼睛容易疲累,通常首度看診會主述除視力模糊,看物體也覺得很吃力,舉例而言,50歲沒有遠視的人配老花眼鏡僅需150度,同齡擁有遠視300度,老花眼鏡度數卻需配到450度,經過白內障手術治療後,原有的度數會歸零,置放新的人工水晶體就會減少原來遠視和老花的度數,看遠近都能輕鬆不費力。

    陳逸川建議,白內障術前必須經過仔細評估檢查,依照每個人生活習性、用眼習慣等,與醫師溝通討論,再選擇適合自己的人工水晶體,才能達到滿意的結果,同時也可縮短術後適應期。再者,白內障術後應遵照醫囑,規律點藥、回診追蹤,初期應避免揉眼睛、勿讓自來水流進眼睛,微創術後約1周狀況就能穩定,2周就能回復正常。

文章標籤

健健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現代人罹患近視年齡層不斷下滑,使得高度近視的人口不斷攀升。隨著近視不斷加深的過程中,眼球直徑(眼軸)也會增長,而眼球外圍前後又有鞏膜、脈絡膜和視網膜3層組織,其中視網膜布滿感光細胞和神經纖維,是負責視力清晰的關鍵。
--------------------------------------------------------------------------------

【NOW健康 凌芸斐/新北報導】

有1名20多歲大學生高度近視約800度,因為眼睛被飛來的籃球打到,導致原本已不健康的視網膜嚴重剝離,經手術緊急治療後仍無法挽回原有的視力。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現代人罹患近視年齡層不斷下滑,使得高度近視的人口不斷攀升。隨著近視不斷加深的過程中,眼球直徑(眼軸)也會增長,而眼球外圍前後又有鞏膜、脈絡膜和視網膜3層組織,其中視網膜布滿感光細胞和神經纖維,是負責視力清晰的關鍵。而視網膜會隨著眼軸拉長而逐漸變薄,嚴重時容易產生破洞、剝離,引發黃斑部出血等病變,甚至有失明的風險。

陳逸川說明,為防止近視的發生,平時應調整生活型態和用眼習慣,一旦產生近視,就只能盡量降低度數加深的進程。以往控制近視會採用散瞳劑點藥治療,藉由放鬆睫狀肌延緩近視加深,但瞳孔散大易發生畏光、看近模糊的狀況,戶外活動時紫外線容易大量進入眼睛,若防護不佳恐造成眼睛危害;若無法適應藥水或有疑慮,可考慮使用角膜塑型片進行矯正,來控制眼軸增長抑制近視加深。

自衛生福利部核准角膜塑型鏡片上市之後,角膜塑型逐漸成為控制近視的主流,陳逸川表示,角膜塑型是依照個人眼球屈光度、角膜曲率和角膜特性進行特殊訂製,作用於角膜中央,利用夜晚睡眠時配戴6至8小時,可讓角膜弧度趨於平緩,白天時近視暫時被隱藏,不須配戴眼鏡也能視線清晰。

角膜塑型採用特殊的硬式高透氧鏡片,鏡片中心區平坦、周邊陡曲,經過淚水交換提供氧氣,透氧度是軟式鏡片的5至7倍,不少相關文獻報告指出,角膜塑型是抑制眼軸增長、延緩近視安全相當有效的方法。臨床上也觀察到散光患者有增多趨勢,未罹患散光的眼球形狀如正圓形的棒球,若散光愈深眼球則為橄欖球狀,導致傳統角膜塑型鏡片無法適用。

所幸3年前引進高散光設計的角膜塑型鏡片,針對3、400度的高度散光患者也能進行視力矯正。陳逸川舉1名近視700度、散光400度的高中女生為例,患者主訴以往配戴厚重眼鏡不僅容易頭暈,且視力矯正最多僅恢復到0.8,後來配戴專為散光設計的角膜塑型片進行矯正,白天不須戴眼鏡,視力矯正後還恢復到1.0,令她十分滿意。

國內目前角膜塑型最低適用年齡為9歲,成人年齡並無限制,通常18歲之後視力較為穩定,可考慮改戴一般眼鏡或進行雷射手術矯正近視。若孩童角膜曾經受傷或不平整,則不宜配戴角膜塑型片。陳逸川提醒,配戴角膜塑型片雖能有效抑制眼軸增長、延緩近視加深,但無法逆轉近視,平時仍應留意孩童寫功課看書坐姿、手機控管,3至4個月定期回診檢查鏡片是否清洗乾淨,以確保眼睛健康。

文章標籤

健健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白內障是指原本透明的水晶體因各種原因變得混濁,光線無法透過導致視力不清晰。李孟昇說明,白內障最直接的症狀是視力不斷衰退,通常不會伴隨疼痛,醫學上歸納老化和紫外線傷害為白內障主因。白內障從一開始視力模糊,到逐漸影像重疊、眩光、畏光和光暈,夜間視線不清,或感到色覺偏暗或變黃等,需視病患對於視力不清晰影響生活品質的程度,來考慮是否需進行白內障手術改善。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
   
數位科技與時俱進,現代人生活中幾乎離不開3C產品,也造成藍光對眼睛的傷害愈演愈烈,高度近視比例增加,引起早發性白內障的機率也大為提高。1名47歲的男性工程師2、3年前測量視力為1000度,突然某天感覺右眼視力模糊,檢測發現度數暴增到1400度,視力量表0.5以下,感覺容易頭暈,檢測也發現右眼水晶體的核性白內障程度嚴重,不得不提早動白內障手術。

收治該名病患的眼科醫師李孟昇表示,過去5、60歲以上退化性白內障最為常見,但隨著使用電腦時間過長,職場中4、50歲的中流砥柱罹患高度近視引發核性白內障的案例也時有所聞,必須藉由手術治療才能重新恢復清晰視力。

白內障是指原本透明的水晶體因各種原因變得混濁,光線無法透過導致視力不清晰。李孟昇說明,白內障最直接的症狀是視力不斷衰退,通常不會伴隨疼痛,醫學上歸納老化和紫外線傷害為白內障主因。白內障從一開始視力模糊,到逐漸影像重疊、眩光、畏光和光暈,夜間視線不清,或感到色覺偏暗或變黃等,需視病患對於視力不清晰影響生活品質的程度,來考慮是否需進行白內障手術改善。

截至目前尚無任何藥物被證實能有效治療白內障,不論透過針灸、按摩,或服用維他命、避免紫外線等,最多只有延緩的效果,若想視力明顯回升,只有透過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癒方法。李孟昇指出,現在的白內障手術多採用小切口的超音波乳化術,點麻藥之後切開約0.2公分的小切口,將變硬的白內障吸出後,再放入折疊式的人工水晶體,過程中藉由水壓循環將乳化後的水晶體雜質排出,手術約20分鐘內可結束,無痛且不打針免縫線,術後無須拆線、復原快速,且術後併發症的機率大幅降低。

至於人工水晶體該如何挑選?隨醫材科技不斷進步,從單焦點球面鏡片,非球面鏡片及抗紫外線鏡片,到散光片、雙焦點、3焦點及全焦段等多功能鏡片,水晶體的選擇種類相當多元化。其中,單焦點主要針對看遠或看近的視力清晰。而3焦點、全焦段等高階人工水晶體,能1次解決近視、遠視和老花等問題,遠中近皆清晰,對視力品質的提升有所幫助,但須自費。李孟昇建議白內障手術前應與醫師諮詢討論,視個人看遠看近多寡的用眼習慣,選擇最符合自己需求的人工水晶體,以期達到最大使用效益。

文章標籤

健健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陳逸川強調,術前針對適合的度數確實評估、計算,原有的散光、近視、遠視和老花都可獲得解決,若本身視網膜健康,術後視力能維持1.0左右。若本身有嚴重黃斑部病變、重度青光眼或角膜混濁等情況,則不建議選擇高階昂貴的水晶體,以免達不到視力清晰的預期效果。
---------------------------------------------------------------------------------------

【NOW健康 凌芸斐/台北報導】

人隨著年齡增長、老化,眼睛會產生老花、白內障等問題,但3C產品普及化後,愈來愈多人讓眼睛暴露在藍光的傷害下,高度近視患者增多,罹患白內障的年齡不再是老年人專利,年輕型的早發性白內障也有增加的趨勢。截至目前,尚無任何藥物療法被證實能有效治好白內障,接受白內障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癒方法。

眼睛內的水晶體是1個具有雙凸透鏡形狀的透明體,富含蛋白質且無血管組織供應,當可溶性蛋白質逐漸變為不可溶性蛋白質後,透明的水晶體就會變為混濁,影響視力清晰。眼科醫師陳逸川解釋,健康的水晶體應具備彈性,就像單眼相機的伸縮鏡頭,可以調節遠和近距離的焦距,若逐漸失去彈性,霧化混濁後就看不清。通常40歲之後會出現100度的老花度數,表現在閱讀距離約33公分處會變得有些吃力,直到5、60歲後,白內障的現象才會更明顯。

當白內障面臨必須手術地步,會透過植入人工水晶體來取代原有的水晶體,原有屈光和過濾紫外線的功能可以保留,但卻失去原有水晶體調節焦距的作用,而產生老花現象。以往單焦點水晶體只能針對固定焦點的視覺清晰,白內障術後若遠處能維持清晰視力,近距離用眼就會出現300度老花,但隨著科技光學的進步,近幾年已發展出各種多功能及抗老花水晶體的問世。

白內障手術已相當普遍,手術過程約20至30分鐘,採點藥水麻醉方式,透過超音波乳化術的微創手術,將原有水晶體震碎後吸出、置入新的抗老花水晶體,傷口僅2mm,不需縫線,材質具永久性。陳逸川指出,年輕人工作上班須使用電腦、手機,用眼需求龐大,但也有不少老年人學習使用手機通訊軟體,對於近距離的視力需求增加,白內障術後就能利用配戴老花眼鏡或術前選擇抗老花水晶體進行調整。

小小1片水晶體裡能涵蓋各種功能,其中抗老花的功能是利用多焦點繞射原理,讓視力清晰。早期第1代多焦點水晶體主要能改善遠和近距離2個階段的視力需求,對於看電腦的中段距離及夜間開車就不適用。後來又研發進階為三焦點水晶體和全焦段水晶體,除能大幅改善上述2項缺點,視覺品質更趨近人性化。

陳逸川強調,術前針對適合的度數確實評估、計算,原有的散光、近視、遠視和老花都可獲得解決,若本身視網膜健康,術後視力能維持1.0左右。若本身有嚴重黃斑部病變、重度青光眼或角膜混濁等情況,則不建議選擇高階昂貴的水晶體,以免達不到視力清晰的預期效果。

文章標籤

健健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陳逸川指出,為讓角膜塑型鏡片若要發揮最佳作用,每晚必須從睡覺到翌日起床配戴達6至8小時,若睡眠時間不足,配戴塑形鏡片的效果也會打折扣;反之,配戴時間也不能超過10小時,否則恐造成眼睛缺氧現象。此外,塑型鏡片約2至3年需淘汰更新,避免累積鏡片的沉積物導致透氧度降低,影響眼睛健康。
---------------------------------------------------------------------

【健康傳媒 凌芸斐/新北報導】

現代孩子普遍從小就開始接觸3C產品,看的物體越小、距離越近、用眼時間越長,近視加深的度數就越快,罹患高度近視的年齡層也有逐漸下降的趨勢。眼科醫師表示,高度近視患者的眼軸距離拉得較長,視網膜的結構相對脆弱,視網膜產生破洞或剝離的機率增大,黃斑部容易發生病變,形同讓角膜提早暴露在失明的風險之中。當務之急是及早盡量抑制眼軸的增長,才能有效控制近視度數的加深。

眾所皆知一旦產生近視,度數會以一定速度增加,而且無法逆轉。以台灣研究報告指出,國小近視進展速度最快,每年增加100至125度,國中每年減緩為75至100度,直到高中後每年再趨緩為50至75度。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眼科醫療在減緩近視度數增加的方式,早期多使用散瞳劑幫助睫狀肌放鬆,藉以消除可能的假性近視,但瞳孔放大後相對暴露於紫外線的照射較多,容易產生畏光問題,尤其活潑好動的學童在太陽下未做好護眼措施,視網膜無形中也暴露於不可知的風險中。

問世多年的角膜塑型鏡片簡單安全,臨床上發現有良好控制近視的效果,現今已廣為人知、逐漸取代散瞳劑的使用。角膜塑型鏡片的原理主要是讓角膜弧度中央變得比較平緩,能夠產生2大效果:

(一)因為角膜弧度改變,原本近視度數會被暫時性隱藏起來,白天不須戴眼鏡就能擁有清晰視力,國小學童在戶外活動不受困擾。

(二)學理上應證,每天夜晚睡覺時配戴角膜塑型鏡片,對眼軸增長有抑制效果。臨床上統計配戴角膜塑型鏡片,多數能控制在3年內增加75至100度,少數甚至沒有增加近視度數,普遍能達到控制近視度數加深的目的。

陳逸川指出,為讓角膜塑型鏡片若要發揮最佳作用,每晚必須從睡覺到翌日起床配戴達6至8小時,若睡眠時間不足,配戴塑形鏡片的效果也會打折扣;反之,配戴時間也不能超過10小時,否則恐造成眼睛缺氧現象。此外,塑型鏡片約2至3年需淘汰更新,避免累積鏡片的沉積物導致透氧度降低,影響眼睛健康。

文章標籤

健健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李孟昇表示,具有矯正及控制近視度數增加效果的角膜塑型片是1種安全、簡單、有效,且非侵入性的視力矯正法,具有可重複性和可恢復性,鏡片一旦停戴後,角膜就會回復至配戴前的狀態,角膜的完整性、厚度都沒有改變,不會對眼睛造成永久性傷害。對學童來說,角膜塑型片可讓他們白天無需配戴眼鏡就能擁有清晰視力,不僅活動更便利,也能避免散瞳劑可能造成的畏光或眼壓高等副作用。
--------------------------------------------------------------------------

【健康傳媒 凌芸斐/台北報導】

3C保母盛行,學童及青少年高度近視比例隨之暴增,特別是暑假到來,學童在家看電視、玩3C的時間更是大幅提升。眼科醫師表示,暑假期間兒童平均每天在家使用3C用品多達4小時以上,短短1個暑假度數增加200度大有人在,呼籲家長應注意孩子使用3C的時間,及早矯正孩子視力,並協助養成正確用眼習慣,否則惡視力恐影響學習及生活。

近視控制治療方法五花八門,角膜塑型片與散瞳劑是目前唯二經過醫學研究驗證可有效減緩兒童近視的矯正方式。眼科醫師李孟昇說明,散瞳劑屬於藥品,但有畏光的副作用,易使患者進行戶外活動時因陽光而感到不適,加上暑假陽光特別大,會使畏光症狀更為頻繁,反而讓學童待在家中滑平板看電視;角膜塑型鏡片就沒有前述的問題,可以說是學童矯正視力的理想選擇。

為何角膜塑型片能達到控制近視度數的作用?李孟昇解釋,角膜塑型片是1種晚上睡覺時配戴6至8小時的醫療用高透氧硬式隱形眼鏡片,其原理是結合角膜的可塑特性,利用鏡片特殊弧度的反幾何設計,以漸進方式溫和改變角膜的弧度形狀與屈光度,使中央趨於平坦,接近正常視力弧度,藉以控制度數。隔日早晨取下後,無需配戴眼鏡也能保有全天清晰視力。

李孟昇表示,具有矯正及控制近視度數增加效果的角膜塑型片是1種安全、簡單、有效,且非侵入性的視力矯正法,具有可重複性和可恢復性,鏡片一旦停戴後,角膜就會回復至配戴前的狀態,角膜的完整性、厚度都沒有改變,不會對眼睛造成永久性傷害。對學童來說,角膜塑型片可讓他們白天無需配戴眼鏡就能擁有清晰視力,不僅活動更便利,也能避免散瞳劑可能造成的畏光或眼壓高等副作用。

要知道兒童若近視500度以上則高度近視之併發症機率將大增,高度近視長期併發症包含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造成視網膜永久損傷且戴眼鏡或近視雷射無法解決的眼部疾病。因此,近視控制是影響學童一輩子視力的重要決定。不過李孟昇也提醒,角膜塑型片無法永久消除近視,但可有效延緩學童近視加深的速度,待長大後再思考是否要接受雷射或人工水晶體置換手術來永久消除近視。

家長應協助兒童養成正確用眼習慣並定期檢查視力已遠離惡視力。若要配戴角膜塑型片則需經過專業醫生仔細檢查評估、試戴後量身打造,唯一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每日做好鏡片清潔保養,以免造成細菌感染,並定期回診檢查,平日也要多讓雙眼休息,才能充分發揮視力矯正療效。

文章標籤

健健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人工水晶體從過去僅能單一焦點清晰的單焦點,演進至可滿足遠近距離、但中距離仍會模糊的多(雙)焦點,到可滿足遠中近3種距離的3焦點,以及成功克服焦點限制與夜間眩光的新一代全焦段人工水晶體,讓遠中近視覺焦點能平順銜接,不會停格或落差,可1次改善近視、遠視、散光、老花等多種視力問題。
------------------------------------------------------------------------

【健康傳媒 凌芸斐/台北報導】

近年來3C產品普及化,影響了現代人的生活型態,老花已有年輕化趨勢。長時間緊盯螢幕、低頭族、睡前關燈滑手機等過度用眼族,不少在35歲之後就已視茫茫加入老花行列,出現看近或看小字吃力、光線昏暗時看不清、眼睛易疲勞痠澀等老花症狀。

不少眼科醫師常被問到是否有近視就不會得老花?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近視、遠視是指遠處影像相對於視網膜的位置;老花是水晶體與睫狀肌看近時聚焦能力降低,2者截然不同。因此無論近視或遠視,只要水晶體退化就會老花。老花通常在40歲後開始出現,然而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產品,使水晶體長期緊繃,老花提早報到的人不在少數,年紀輕輕就要過著看遠戴近視眼鏡,看近戴老花眼鏡的2副眼鏡生活。

近視、遠視及散光與眼球結構有關,老花及白內障則多因水晶體老化所致,這些眼疾成因皆不同,矯正方式也不同。陳逸川解釋,視力矯正主要是針對角膜及水晶體進行,例如雷射手術是透過削切重塑角膜來達到度數矯正目的;然而因老化伴隨而來的老花或白內障,即使接受雷射手術仍是無法改善視力,此時則需針對水晶體治療始可獲得視力進步。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人工水晶體從過去僅能單一焦點清晰的單焦點,演進至可滿足遠近距離、但中距離仍會模糊的多(雙)焦點,到可滿足遠中近3種距離的3焦點,以及成功克服焦點限制與夜間眩光的新一代全焦段人工水晶體,讓遠中近視覺焦點能平順銜接,不會停格或落差,可1次改善近視、遠視、散光、老花等多種視力問題。

文章標籤

健健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生活型態及用眼習慣的改變,使得近視成為現代人從小就必須面對的健康課題。目前各級中小學每學期都會安排視力檢查,一旦發現近視,就應該由專業眼科醫師評估後,進行作息調整、注重視力保健、配戴眼鏡,或是使用睫狀肌鬆弛劑 (散瞳劑)等常規治療方式。
------------------------------------------------------------------------

【健康傳媒 陳鴻謙/新北報導】
   
      生活型態及用眼習慣的改變,使得近視成為現代人從小就必須面對的健康課題。目前各級中小學每學期都會安排視力檢查,一旦發現近視,就應該由專業眼科醫師評估後,進行作息調整、注重視力保健、配戴眼鏡,或是使用睫狀肌鬆弛劑 (散瞳劑)等常規治療方式。

  眼科醫師莊宗憲表示,散瞳劑目前是國內眼科醫師最常用的控制近視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利用藥物強迫調節肌肉放鬆休息,藉此控制近視度數。如果能遵照專業醫師的指示按時點藥、定期回診,大部分學童都能達到不錯的控制效果。但是少部分學童有嚴重畏光或眼壓升高等副作用,或是點了高濃度散瞳劑仍無法有效控制度數時,便不得不考慮其他的控制方式。

  近視控制除了散瞳劑以外,也有角膜塑型可供選擇。角膜塑型採用的硬式隱形眼鏡,透氧度為軟式的5倍至7倍,是目前透氧度最高的硬式隱形眼鏡。這種特殊設計的硬式隱形眼鏡,利用電腦精密的光學計算,設計出內面有4環至5環之同心圓弧形,並於每晚睡眠時配戴6至8小時;醒來後取出,即可將角膜塑型回暫時無近視度數的狀態,多數可以維持1整天不用戴任何眼鏡就能看的清楚。

  莊宗憲說明,目前針對夜戴型角膜塑型術抑制近視的研究仍不斷進行,近20年來各國陸續有研究報告出爐,均顯示戴塑型鏡片相較於一般眼鏡,確實可以延緩眼軸拉長的速度,也就是減緩近視加深的速度。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篇文章《The impact of myopia and high myopia》中,也明確提到角膜塑型術對眼軸增長及近視增加的良好控制效果。

  莊宗憲提到,最近1名國三男生來更換角膜塑型鏡片,他在小六時近視度數500度左右,由於點散瞳劑控制效果不佳,因此開始配戴角膜塑型片;日前因為鏡片壽命到期前來更換,停戴2星期後測量,近視度數還是約500度,控制成效相當良好。

文章標籤

健健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角膜塑型鏡片是1種在夜間睡眠時配戴的硬式隱形眼鏡,利用鏡片的弧度在睡眠中調整角膜曲率,避免眼軸持續變長、度數增深,臨睡前戴上、起床後摘下。不過,在配戴角膜塑型片矯正視力前,仍須經過眼科專業醫師的檢查與評估,如本身有先天性眼睛疾病的患者,則不宜採用。
-----------------------------------------------------------------------

【健康傳媒 凌芸斐/台北報導】

      1名女高中生,原有300度的高度散光,因近來近視加深到眼科求診,希望透過角膜塑型鏡片減緩近視度數加深,在醫師的評估建議下,該女高中生改採散光型的角膜塑型鏡片1周後,成功矯正到1.0的視力。

  眼科醫師陳逸川解釋,散光患者在發育過程中會偏向弱視,臨床上也發現,高度近視或高度散光的人即使戴一般眼鏡,由於鏡片越厚,光線透過眼鏡進入眼睛因為折射角度的關係,會讓眼睛接收到的訊息精確度打折扣,進而產生「球面像差」也稱為光學像差。正因角膜塑型鏡片是直接作用在角膜弧度進行改變,所以越貼近眼球矯正的效果才會越好。

  角膜塑型鏡片是1種在夜間睡眠時配戴的硬式隱形眼鏡,利用鏡片的弧度在睡眠中調整角膜曲率,避免眼軸持續變長、度數增深,臨睡前戴上、起床後摘下。不過,在配戴角膜塑型片矯正視力前,仍須經過眼科專業醫師的檢查與評估,如本身有先天性眼睛疾病的患者,則不宜採用。

  陳逸川補充說明,散光和近視的差異可以從眼球的形狀來分析:正常視力的眼球就像棒球一樣,是正圓的球體,近視會隨眼軸增長;如果散光比較重的人,眼球的形狀就會像橄欖球,眼球的縱軸跟橫軸的彎曲度不一樣。過去塑形鏡片內面像是圓球狀,套上去一定有密合問題,固定效果就不好,角膜塑型成效會打折扣,這類狀況往往發生在散光度數在200至250度以上的患者。這也是為什麼過去對於散光比較重的人,進行角膜塑型治療成效有限的主要原因。

  隨著科技進步,現在已有針對高散光改良的角膜塑型鏡片問世,鏡面內面做成橄欖球型,對於高度散光的定位有顯著的貼合效果,散光200至400度的人透過散光型角膜塑型鏡片治療亦能收到良好的改善效果。配戴跟清洗方式與一般的塑型鏡片都相同,陳逸川指出,即使散光超過400度,配戴散光型角膜塑型鏡片之後,散光度數可能只剩下50度,對於日常生活也會有極大的助益。

  陳逸川強調,近幾年觀察到患有散光的人越來越多,有可能是因為用眼習慣的改變,特別是大家對於3C產品的依賴越來越高,導致高度散光加上高度近視的人越來越多。所幸科技進步和變革,讓極為輕薄的角膜塑型鏡片,可以透過精細加工達到更困難、精細的弧度削切,嘉惠重度散光的患者也能進行角膜塑型治療。

文章標籤

健健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眼科醫生陳逸川表示,老花眼是水晶體與睫狀肌的老化現象,導致原本會自動對焦的「調視力」變弱,看近時的影像無法準確地聚焦於視網膜上。一般人通常多是發現自己閱讀書報時,開始必須拿遠一點才比較看得清楚,才開始察覺罹患老花。醫生強調,有近視的人也可能合併罹患老花眼,尤其現代人離不開3C產品,使得睫狀肌功能加速衰退,老花發生年齡提前,老花的度數亦會增加。
------------------------------------------------------------------------

【健康傳媒 陳鴻謙/台北報導】

      現代人無論再怎麼保養,努力維持外在的光鮮,面對老花眼找上門的不便,也只能妥協在老花眼鏡下,接受不得不顯露的老態。有些人以為,只要年輕時有近視就不用擔心老了有老花,事實上近視與老花的成因不同、視物遠近也不同,所以2者不能一概而論。反而我們常見到同時有近視與老花問題的人,為了要同時看清楚遠、中(看電腦)、近(閱讀、滑手機)得配上2副以上的眼鏡,才能取得視力的協調與平衡。

  眼科醫生陳逸川表示,老花眼是水晶體與睫狀肌的老化現象,導致原本會自動對焦的「調視力」變弱,看近時的影像無法準確地聚焦於視網膜上。一般人通常多是發現自己閱讀書報時,開始必須拿遠一點才比較看得清楚,才開始察覺罹患老花。醫生強調,有近視的人也可能合併罹患老花眼,尤其現代人離不開3C產品,使得睫狀肌功能加速衰退,老花發生年齡提前,老花的度數亦會增加。

  57歲的劉先生近來到眼科求診,他發現自己的近視度數在這2、3年內從600多激增到1000度,經確診為罹患核性白內障。劉先生表示除了近視度數激增,老花也讓他很困擾,每次開會或是看資料,2副眼鏡得不時換來換去非常麻煩。陳逸川採用新型微切口技術,為他置換全焦段人工水晶體後,術後第2天可正常上班,恢復日常活動及工作,同時近視與老花1次解決,從此告別多年的眼鏡人生,2周的恢復期過後,不僅遠得看得清楚,看電腦、看手機這種中、近距離的視力也恢復良好。

  在台灣,眾多高度近視患者更是早發性白內障的高危險族群。陳逸川說明,近視600度以上就屬於高度近視者,臨床發現,這個族群進入40歲以後,罹患核性白內障的風險增加,病患近視度數會在短期內激增,如果同時間老花找上門,的確影響生活品質。幸好現在水晶體置換微創切口手術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傷口只有2 mm以下,不但縮短病人復原時間,更重要的是傷口越小、組織傷害越少,可降低術後散光以及併發症的機率。

  不過,因為每個人的眼睛狀況都不同,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使用全焦段人工水晶體。比方說,沒有夜間開車或是使用電腦習慣的人,三焦點或是雙焦點水晶體就足以滿足。陳逸川提醒,民眾在術前務必請醫師詳細檢查與評估,再配合自己的工作型態、生活習性、經濟能力,選擇適合的人工水晶體。以這位57歲的劉先生為例,考量他還在上班,有夜間開車的需要,綜合評估後才會決定採用。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有20萬人接受人工水晶體置換手術,屬於門診微創手術,傷口小,不需縫線,局部點麻醉即可,術後約1到2周內視力就能恢復。陳逸川建議,不一定要等到罹患白內障,只要是高度近視、高度遠視或高度散光,同時又老花的患者,經醫師評估視網膜健康良好,沒有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等問題者,就可以考慮採用這種抗老花水晶體置換,將原本老化或功能不佳的水晶體換掉,達到1次解決老花、近視、遠視、散光等多種視力障礙,改善視力老化造成的生活不便。

文章標籤

健健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角膜塑型片主要貼合於角膜上,所以角膜健康狀況須良好。陳逸川提醒,若有嚴重乾眼症、嚴重過敏,或是角膜曾受傷、產生組織疤痕及角膜不平整,皆不宜配戴,每3個月應定期回診追蹤視力,並確認鏡片是否確實清洗乾淨,若出現視力模糊或眼睛不適情形,應停戴後盡速就醫檢查。
-----------------------------------------------------------------------------------

【健康傳媒 林雁茹/新北報導】

 

      每年寒暑假結束後新學期開始之際,學校都會統一做一次身體檢查,除了身高、體重的測量之外,就以視力的變化最受父母關注,甚至因而產生焦慮。眼科臨床發現,寒暑假期間,學童投注大量時間使用3C產品,造成視力不良的問題日益嚴重。醫師建議應及早選擇適合學童控制視力的方法,才能避免日後高度近視恐造成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對眼睛健康的危害。

  在抑制學童近視度數增加方面,配戴有框眼鏡雖能看清楚,但因僅矯正中央視力、周邊影像是離焦狀態,所以眼軸仍會持續增長,近視度數就容易增加。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能有效抑制眼軸長度增加的方式,是目前醫學認為有效控制近視加深的關鍵因素,近年來相當普遍的「角膜塑型片」就屬此種。角膜塑型片的配戴原理是利用特殊且不同弧度設計的硬式鏡片,於每天夜晚睡眠時戴上6至8小時,慢慢將角膜中央及周邊的弧度塑造成較平緩的狀態,藉由完整服貼於視網膜表面,讓影像和視網膜能夠達到緊密的重疊,即可達到抑制眼軸長度增加的目的。

  國外發明角膜塑型片最初是提供某些職業如空服員、運動員等,為了美觀或方便性,白天不適合戴眼鏡,但可以利用夜晚睡覺配戴塑型片矯正角膜弧度。陳逸川指出,若學童控制近視點短效或長效型散瞳劑效果不佳或產生畏光,抑或戴眼鏡仍看不清楚黑板時,建議約150至200度就可以考慮透過角膜塑型來控制近視度數,即便近視600度以內,配戴1晚後,翌日都可維持1整天視力清晰的效果,但近視度數愈深建議每天皆須配戴,才能保有比較穩定的視力狀態。

  雖然角膜塑型片是屬於高透氧鏡片,但畢竟是覆蓋在眼球上的一層外來物,根據醫學數據統計指出,配戴若超過10小時,眼睛會出現輕微缺氧現象,因此建議8小時以內為佳,並非配戴愈久效果愈好。尤其放假期間容易睡得時間比較長,應先拔掉塑形鏡片後再繼續睡,減少眼睛缺氧情況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經美國FDA及國內衛福部認證的角膜塑型片,抗壓性雖良好,但配戴的安全重點在於「清潔」。陳逸川強調,每回清洗完塑形鏡片時,建議對著燈光觀察鏡片是否缺損或缺角,如果鏡片很完整,配戴時就會與眼球合而為一成為球體,無須擔憂會損傷眼睛,反之若有缺損或缺角,則應停止配戴,避免造成角膜炎或角膜感染發生。

文章標籤

健健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現代人頻繁使用3C產品,使得罹患高度近視機率提高,再加上眼睛長期暴露在有害的藍光中,也增加罹患早發性白內障的風險。1名45歲的女性上班族近視高達1000度,後來發現1至2年中又增加500度,經檢查後發現是核性白內障導致,經醫師協助申請健保事先審查後通過,手術置換新的人工水晶體後,裸視可達0.9至1.0,恢復情況良好。
--------------------------------------------
【健康傳媒 凌芸斐/台北報導】
   
現代人頻繁使用3C產品,使得罹患高度近視機率提高,再加上眼睛長期暴露在有害的藍光中,也增加罹患早發性白內障的風險。1名45歲的女性上班族近視高達1000度,後來發現1至2年中又增加500度,經檢查後發現是核性白內障導致,經醫師協助申請健保事先審查後通過,手術置換新的人工水晶體後,裸視可達0.9至1.0,恢復情況良好。

  人體眼球內的水晶體如同相機的鏡頭,能匯聚光線並調節焦距,眼科醫師莊宗憲說明,正常的眼睛水晶體透明柔軟而富彈性,當眼睛水晶體隨著年齡增加而慢慢發生硬化、混濁,使光線無法清楚穿透,產生視力模糊的情形,就像年紀到就會長出白頭髮一樣是無可避免的老化現象,白內障傳統好發於60歲以上,超過70歲罹患率高達9成。不過,根據醫學統計,來自50歲以下的青壯年族群,因高度近視、糖尿病等因素,致使罹患白內障的年齡層有下降趨勢。

  如何判斷白內障上身?莊宗憲表示,通常為漸進式的視力減退,包括視力模糊、畏光、光暈或眩光、看東西的色彩對比度降低、夜間視力明顯變更差,就算更換眼鏡也沒有太大效果。醫學上藉由藥物僅能減緩白內障變化速度,無法改變視力,最有效的治療仍以手術為主,現在多採用新式的超音波乳化術,切口控制約0.2公分,不須打針麻醉、免縫線,將原有混濁的水晶體吸出後,置入可折疊的軟式人工水晶體,安全便利,復原快、發炎反應也低。

  人工水晶體的功能和醫療效果不斷推陳出新,從早期的單焦點球面鏡片、非球面鏡片及抗紫外線、閃光片、雙焦點、三焦點和全焦段鏡片等,功能設計上無非希望能接近人體天然的水晶體功能,但目前仍無法百分百取代之。其中單焦點人工水晶體通常可以改善看遠的視力,看近時則需另外配戴老花眼鏡輔助,但優點為視覺敏銳度最高,對於視網膜黃斑部病變或青光眼的患者較適合。

健健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